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文化建设标语挂图案例 > 感恩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感恩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编辑:好帮手企业文化商城(专业设计、生产、制作一体化服务企业、学校、医院宣传标语牌、企业管理海报、工厂安全标语口号大全、学校文化挂图、医院广告牌) 发布时间:2014-11-22 点击:1423

    感恩是连接人与人之间的桥梁,感恩能打破人们之间的围墙,使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变得更加和谐。感恩是我们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感恩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学生感恩意识淡薄,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因此加强感恩教育,提高学生的感恩意识,为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感恩教育”的背景

1、情感淡薄已成为新形势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潜在危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学生花钱大手大脚,一味向父母索取,盲目攀比,成绩滑坡而无愧色。父母长年外出打工,与父母缺乏交流,和父母感情日渐淡薄。体会不到来自父母慷慨无私的爱,不知道父母给他们的每一笔钱的背后,原来都隐藏着那么多的辛酸。不知道“一粥一饭,来之不易;一丝一缕,物力维艰。”不懂得感恩,失去了爱父母的感情基础。
(2)学生生活条件优越,学习动力越来越不足,厌学情绪越来越突出,违纪现象越来越多,对老师越来越不尊重,极容易和老师产生对立情绪,理解不到老师的良苦用心,体会不到老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忠诚,发现不了老师对学生博大而无私的爱。
(3)对社会漠不关心。学生从小被过度溺爱,只学会索取,不懂得回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关心和照顾他人;目空一切,不在乎社会规范,只追求快乐,缺乏容忍力,人际关系疏远,玩世不恭。

【文中图片由壬文挂图精心设计,适合在校园文化墙、校园文化宣传栏、楼梯走廊、教室等场所布置,点击图片可查看详细介绍】

感恩教育标语_感恩

2、传统德育存在着许多弊端:
(1)重灌输,轻践行。在德育过程中,传统的德育模式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违背了德育的主体性、实践性原则,片面强调德育知识的灌输,重在教化,忽视了德育的生活化和实践性。往往形式单一、内容枯燥、苍白无力,学生厌倦、失望,进而不知所措。现代德育以“学生、活动、实践”为主体。
(2)重规范,轻人格。传统的德育模式注重管理的效能,没有把学生置于平等的地位,在德育实施过程中,许多规章制度缺乏人文关怀。
(3)重校内,轻校外。传统的德育模式注重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忽视了德育的延伸面和长效机制的构建。
(4)重结果,轻过程。传统的德育模式在德育评价过程中,注重追求德育的终极目标,忽视了德育过程的科学性、程序性,肢解了德育的完整性。其实德育是一个复杂、精细的工程,没有过程只求结果,就好比寻找“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二、当今时代高校校园感恩文化的内涵 
  不同时期感恩文化的内涵决定于同一时期社会对感恩的理解,探讨当今时代高校感恩文化的内涵。首先必须明确符合当夸社会发展状况的感恩的内涵。有学者提出,所谓感恩,就是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给自己的恩惠和方便由衷认可。并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有的学者认为,所谓感恩,就是对在自己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产生过积极作用的人和事物的一种感激与回报。 
  从学者们对感恩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从感恩互动的主客体来看,感恩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社会及他人的关系,这些互动关系勾画出了现代感恩文化的内涵范畴。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现代社会的感恩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其内涵包括对党和国家的忠诚与热爱、对社会的热爱与奉献、对自然的亲近与保护、对集体的信赖与维护、对师长的尊敬与感激、对父母的理解与孝顺,对他人的坦诚与关爱。对生命的敬重与珍爱。


三、高校校园感恩文化建设的不足 
   
    面对部分当代大学生感恩缺失的现象,国内众多高校都加大了感恩教育的力度,在校园感恩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不足,这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感恩教育系统性不足 
    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也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生命教育。加强感恩教育对帮助大学生提高道德修养,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感恩教育具有普遍性、层次性、体验性扣长期性等特点。感恩教育的普遍性体现在其教育内容覆盖了“社会关系的总合”的方方面面,人身处在各种社会关系之中,恩情是普遍存在的。层次性体现在感恩教育的内容包括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从过程来看,感恩包含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层面。体验性体现在感恩教育还是一种体验性教育,它需要受教育对象去实践和体验。长期性体现在感恩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德育工作,不是短期内通过一两个教育活动就可以立竿见影的。感恩教育的这些特点客观上决定了它是一项系统工程。 

感恩教育标语_心存感恩践行感恩
   
2、校园感恩文化氛围不浓 
  校园感恩文化和校园文化乃至大学文化一样,同样具有物态、礼态和心态三种形态。物态主要是指可视的承载文化的器物,礼态主要是指各种礼仪、庆典、纪念活动,心态是文化系统中的核心,是存在于特定群体的思想和感知方式,是特定群体所共有的理念和意识。同时,大学文化还可以分为物质层面、活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等,其中精神层面是大学文化的核心,校园感恩文化也可分为这四个层面。 
  用文化的三种形态和四个层面来考量目前高校校园感恩文化建设的状况,我们不难发现相当一部分高校的感恩文化氛围不浓,还未达到“文化”的高度。部分高校的感恩文化建设还暂时停留在感恩教育活动的层面,物态文化和稳定的礼态文化不足,校园感恩教育活动和感恩文化宣传、提升、凝练不够,有利于感恩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制度激励不足,学生几乎是感恩教育的唯一对象和感恩实践活动的主要引领者,感恩还未成为高校全体成员共同的道德追求,感恩文化还远未达到精神层面的“心态”的高度。 
   
四、加强高校校园感恩文化建设的措施 
   
  1、遵循感恩教育的特点,统筹规划,加强感恩教育 
  整合资源,系统设计。高校可以从学校层面,根据感恩教育的内容和特点,统筹规划和协调安排全校的感恩教育主题活动。找准感恩教育的切入点,增强教育有效性。感恩教育具有普遍性。与此同时。人的道德是有层次的,感恩道德事实上并不是道德层次中的高境界,却是人实现道德价值的起点,由此决定了学校对学生实施感恩教育不能定位过高,要从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小事抓起。另外,感恩教育的内容包括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从过程来看。感恩包含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层面。

    2、注重各个文化层面的共同作用,营造感恩文化氛围 
  一所学校通过各个文化层面的共同作用,包括景观的烘托、活动的渲染、制度的激励、精神的感召,才能够形成充满温馨的气息、向上的舆论,使人受益无穷。校园感恩文化的建设也应注重各个文化层面的共同作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文化氛围的感染和熏陶中,达到“不教而教”的效果。其一,在物质层面方面,进一步加强校园人文景观建设。其二。在活动层面,一方面打造感恩主题教育精品活动,另一方面,将感恩教育融入重大传统庆典活动中,如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等。其三,在制度层面,建立和强化更明晰的感恩奖惩机制,完善感恩制度体系。其四,在精神层面。进一步加强感恩文化的宣传、提升和凝练,使感恩成为校园时尚和全体成员的共同追求。 

感恩教育标语_感恩的心
 
  高校校园感恩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其目标应是通过长期的建设、积累和积淀,将感恩固化为校团文化传统,使感恩成为学校全体成员共同遵循的生活习俗、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成为全体成员的观念定势。

    通过感恩教育,让学生乃至教师懂得了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别人的付出和关爱,离不开社会的帮助与扶持;懂得了人与人之间要相互扶持,对别人为自己的付出知道感恩;懂得了对师长、朋友、他人、学校、家乡、祖国、自然甚至对手的感恩之情,是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是一种成熟的精神境界。从而让每一位师生都热爱生命,热爱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并最终内化为学习和工作的热情和动力。


相关推荐 【校园文化墙标语】

工作时间:9:00-18:00

挂图网|企业挂图|医院挂图|学校挂图

© 2005-2024 好帮手企业文化商城(专业设计、生产、制作一体化服务企业、学校、医院宣传标语牌、企业管理海报、工厂安全标语口号大全、学校文化挂图、医院广告牌)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地址:深圳市坪山区行政九路大东城

电话:13691601568

网址:http://www.guatuwang.com

粤ICP备2021158203号-1 版权所有@ 广州壬文广告有限公司